人民网哈尔滨12月16日电 12月16日,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、黑龙江省画院等单位主办,黑龙江省博物馆承办的“金石汇——王立民师生临习大篆作品展览”开幕式在省博物馆举行,本次展览精选王立民师生临习大篆作品45幅。
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。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。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,包括金文(或称“钟鼎文”)与籀文(金文之繁化),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,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。西周后期,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。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:一是线条化,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,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;二是规范化,字形结构趋向整齐,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,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。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。广义的大篆包括秦国文字和六国文字。
在展览展出的同时,由王立民老师主讲的《碑学的发展与金石书派》公益讲座也在省博物馆举行。据悉,以临习商、西周大篆为内容的作品展览,在中国书坛尚属首次。展览将至2019年1月2日结束。(焦洋、宋天宁)